初中语文表现手法(三)借景抒情

表现手法(三)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初中语文表现手法(三)借景抒情

各位同学好!上周我们一起学习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动静结合手法。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借景抒情手法。

  什 么 是 借 景 抒 情  

借景抒情的肇始可以追溯至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周礼·春官》记载:“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则认为此“六诗”乃“六义”。《毛诗正义》进一步认为:“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认为赋比兴是《诗经》诗篇所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宋儒朱熹认为“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而清人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则认为“兴”是“借景以引其情”。总的来说,借景抒情就是一种抒情手法:它寓情于景,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表达的是喜、怒、哀、乐、愁等含蓄的感受。

例如: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语文君解析

上阕四句一连写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白鸟、莲花九种景物,简单的几个物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片杂乱颓靡的景象,乱蝉衰草之间透出词人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情绪。这种心情的表现不是直抒胸臆的,而是借助这些景物、这片景象来表现的,这就是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 

如 何 运 用 借 景 抒 情  

通过借景抒情手法,作者的主观情绪可以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互相交融,互相依托,具有高度的感染力。所以运用借景抒情手法,首先要明确立足点在抒情上:抒情是目的,是主要;写景是手段,是次要。切勿没有真情实感、漫无目的地写景。所以在写景时,一定要做到细节丰满,切忌笼统含糊。比如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四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四句和李白《宿巫山下》“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四句等,都用富含感情的形容词把景物景色的细节描写出来,这就是优秀的借景抒情的运用了。 

借 景 抒 情 的 妙 处  

以下我们借助老舍的散文《林海》(选段)来看看借景抒情在现代文里的妙处。

林海

文/老舍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落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了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种亲切与舒服。/(开篇奠定感情基调:对大兴安岭的喜爱。)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字可大不一样。这里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儿点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儿化词的使用不仅点出了大兴安岭山岭的特色,而且很好的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描绘出这么多的绿色来呢!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上的浪花吗?/(细致描写了大兴安岭林海多层次的绿色,而且还点出了其中白桦的美丽。大海、波浪和浪花的比喻不仅传神,而且非常活泼生动。)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的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的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在林海和白桦之后,进一步地描述了大兴安岭的河、花、蝴蝶、红豆等景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充满生机的景象。通过这幅景象,老舍成功地表达了大兴安岭给他的舒服和亲切感,更成功地表达了他对大兴安岭的钟爱。)

  所以,大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就与建设结为一体,美的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借 景 抒 情和 托 物 言 志 的 区 别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在形式上非常相像,它们都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但二者有两个实质的差异:

  一是“景”一是“物”。

借景抒情是借助对客观景物、景色的描写来完成目的,一般来说焦点是景色整体而不是特定的某物。而托物言志则通常是借助对某些具有象征意味的特定事物的描写来完成目的。

  一是“情”一是“志”。

借景抒情最终抒发的是含蓄、朦胧、没有具体意指的情绪,而托物言志最终表达的“志”通常来说是人生的感悟、领会,是自身的志向、情操、愿望。

例如: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语文君解析

在前一部分,周敦颐通过对莲的姿态的平铺直叙来表达了他对莲的钟爱,但结合第二部分我们就可以明白:实质上,周敦颐是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这就是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具有象征意味的特定事物——高洁清逸的莲——来表达自身的志向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通过比较《爱莲说》和前文的《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我们就很容易明白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了。

语文君的悄悄话:
  学到这里,让我们再复习一下本期内容的要点:借景抒情是一种抒情手法。它借助对客观景物、景色的描写来完成目的,一般来说焦点是景色整体而不是特定的某物。它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喜、怒、哀、乐、愁等含蓄、朦胧的情绪。运用借景抒情手法时,立足点是抒情。抒情是目的,是主要;写景是手段,是次要。写景时必须做到细节丰满,切忌笼统含糊、虚情假意、漫无目的地写景。
  最后,“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各位Friends不妨在评论区里留下自己本课学习的心得体会。下一课,我们将会学习托物言志手法,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关注微信公众号『语文君
回复“网站福利”送2023中考资料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站运营不易,如果文章有用,请点击上下方的广告支持一下。
(3)
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
上一篇 2020年2月7日 上午10:51
下一篇 2020年2月7日 下午9:08

相关文章

  • 第九十二回 振军威小李广神箭 打盖郡智多星密筹

    话说宋江统军兵人马,分五队进发,来打盖州。盖州哨探军人,探听的实,飞报入城来。城中守将钮文忠,原是绿林出身,江湖上打劫的金银财物,尽行助田虎,同谋造反,占据宋朝州郡,因此官封枢密使之职。惯使一把三尖两刃刀,武艺出众。部下管领着猛将四员,名号四威将,协同镇守盖州。那四员: “猊威将”方琼“貔威将”安士荣 “彪威将”褚亨“熊威将”于玉麟 这四威将手下,各有偏将四…

    2021年3月27日
  • 第二十四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话说当下郓哥被王婆打了这几下,心中没出气处,提了雪梨篮儿,一径奔来街上,直来寻武大郎。转了两条街,只见武大挑着炊饼担儿,正从那条街上来。郓哥见了,立住了脚,看着武大道:“这几时不见你,怎么吃得肥了?”武大歇下担儿道:“我只是这般模样,有甚么吃得肥处?”郓哥道:“我前日要籴些麦稃,一地里没籴处,人都道你屋里有。”武大道:“我屋里又不养鹅鸭,那里有这麦稃?”郓哥…

    2021年3月27日
  • 《明史・张钦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张钦,字敬之,顺天通州人。正德六年进士,由行人授御史,巡视居庸诸关。十二年七月,帝(明武宗)听江彬言,将出关幸宣府。钦上疏谏曰:“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比者,人言纷纷,谓车驾欲度居庸,远游边塞。臣度陛下非漫游,盖欲亲征北寇也。不知北寇猖獗,但可遣将徂征,岂宜亲劳万乘?…

    2021年3月10日
  • 黄庭坚《题东坡诗后》原文及翻译

    黄庭坚 原文: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v中锁试①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②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③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④之士争衡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nb…

    2021年2月27日
  • 《旧唐书・罗艺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 原文:     罗艺,字子延,本寰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炀帝令受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度督军于北平。艺少习戎旅,分部严肃,然任气纵暴。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艺深衔之。     后遇天下大…

    2021年2月27日
  • 《明史・孙居相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孙居相,字伯辅,沁水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除恩县知县。征授南京御史。负气敢言。尝疏陈时政,谓:“今内自宰执外至郡守县令无一人得尽其职政事日废天变人怨纵珠玉金宝亘地弥天何救危乱”帝不省。诚意伯刘世延屡犯重辟,废为庶人,锢原籍。不奉诏,久居南京,益不法。居相疏发其奸,并及南京勋臣子弟暴横状。税使杨荣激变…

    2021年2月27日
  • 姚鼐《内阁学士张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姚鼐 原文:     故资政大夫,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桐城张公者,赠光禄大夫讳士维之曾孙,赠光禄大夫讳秉彝之孙,而太傅大学士文端公之子也。雍正元年,恩诏开会试科。是时文端公薨,公之兄太保文和公已为户部尚书充会试考官矣。公以举人倒避不与试。值特命官别试回避举人,于是公威进士,改庶吉士,投编修,迁左善右,历翰林院侍读学士、…

    2021年2月27日
  • 鹧鸪天・化度寺作

    吴文英 :鹧鸪天・化度寺作  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2021年3月4日
  • 诉衷情

    欧阳修 :诉衷情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光,易成伤。未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2021年3月4日
  • 《明史・弋谦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弋谦,代州人。永乐九年进士。除监察御史。出按江西,言事忤旨,贬峡山知县。复坐事免归。   仁宗在东宫,素知谦骨鲠。及嗣位,召为大理少卿。直陈时政,言官吏贪残,政事多非洪武之旧。帝多采纳。既复言五事,词太激,帝乃不怿。尚书吕震、吴中等因劾谦诬罔,都御史刘观令众御史合纠谦。帝召杨士奇等言之,士奇对曰:…

    2021年2月27日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原文、翻译及赏析(左丘明文言文)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原文、翻译及赏析(左丘明文言文)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 公惧变色;禁之,不可。 公怒,归之,未之绝也。 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赐我先君履:东至…

    2021年3月1日
  • 《旧唐书・褚遂良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 原文:    (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太宗尝问:“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良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栽笔,君举必记。”…

    2021年2月27日
  • 高阳台

    吴文英 :高阳台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西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 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离魂难倩招清些,梦缟衣解溪边。最愁人、啼鸟晴明,叶底清圆。

    2021年3月4日
  •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一念才生动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但凭洗涤无尘垢,也用收拴有琢磨。扫退万缘归寂灭,荡除千怪莫蹉跎。管教跳出樊笼套,行满飞升上大罗。 话说孙大圣用尽心机,请如来收了众怪,解脱三藏师徒之难,离狮驼城西行。又经数月,早值冬天。但见那:岭梅将破玉,池水渐成冰。红叶俱飘落,青松色更新。淡云飞欲雪,枯草伏山平。满目寒光迥,阴阴透骨冷。师徒们冲寒冒冷,宿雨餐风。正行间,又见…

    2021年3月26日
  • 展喜犒师原文、翻译及赏析(左丘明文言文)

    展喜犒师原文、翻译及赏析(左丘明文言文)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 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 ”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 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 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 孙无…

    2021年3月1日
  • 《北齐书・魏兰根传》原文及翻译

    北齐书 原文:     魏兰根,巨鹿下曲阳人也。兰根身长八尺,仪貌奇伟,泛览群书,机警有识悟。起家北海王国侍郎。丁母忧,居丧有孝称。将葬常山郡境,先有董卓祠,祠有柏树。兰根以卓凶逆无道,不应遗祠至今,乃伐柏以为椁材。人或劝之不伐,兰根尽取之,了无疑惧。遭父丧,庐于墓侧,负土成坟,忧毁殆于灭性。出除本郡太守,并有当官之能…

    2021年2月27日
  •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话说他三人因见探春等进来,忙将此话掩住不提。探春等问候过,大家说笑了一回方散。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姻。贾母婆媳祖孙等俱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在大偏宫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陵,地名孝慈县。这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如今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

    2021年3月30日
  •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原文、翻译及赏析(冯延巳)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原文、翻译及赏析(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五代·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谁说愁绪被忘记了太久?每当初春降临,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每天都在花前饮酒,每次都是喝的昏沉烂醉,一点…

    2021年3月1日
  • 柳梢青

    蔡伸 :柳梢青  数声��,可怜又是、春归时节。满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   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2021年3月4日
  • 韩愈《送权秀才序》原文及翻译

    韩愈 原文:     伯乐之厩多良马,卞和之匮多美玉,卓尔瑰怪之士,宜乎游于大人君子之门□!相国陇西公既平汴州,天子命御史大夫吴县男为军司马,门下之士权生实从之来。权生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宣,金石谐和,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阅之累日而无穷焉。    …

    2021年2月27日
  • 《边让失次序》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 言语第二 边让失次序 原文: 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怍色,先生何为颠倒衣裳?”文礼答曰:“明府初临,尧德未彰,是以贱民颠倒衣赏耳!” 译文: 边文礼谒见袁奉高的时候,举止失措。袁奉高说:“古时候尧请许由出来做官,许由脸上没有愧色。先生为什么弄得颠倒了衣裳呢?“文礼回答说:“明府刚到任,尧帝的大德还没有明白显现出来,所以我…

    2021年2月27日
  • 满庭芳・山抹微云

    秦观 :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2021年3月4日
  •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王沂孙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消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 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鄞折取,自遗一襟幽怨。

    2021年3月4日
  • 有子之言似夫子原文、翻译及赏析(文言文)

    有子之言似夫子原文、翻译及赏析(文言文)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 ”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 ”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 ”有子曰:“然。 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 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

    2021年3月1日
  •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陶渊明文言文)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陶渊明文言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

    2021年3月1日
  • 寄左省杜拾遗原文、翻译及赏析(岑参唐诗)

    寄左省杜拾遗原文、翻译及赏析(岑参唐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上朝时齐步同登红色台阶,分署办公又和你炉隔紫微。 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身染御炉的香气回归。 满头增白发悲叹春花凋落,遥望青云万里羡慕鸟高飞。 圣明的朝代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

    2021年2月26日
  • 陈书 列传第十一 王冲 王通 弟劢 袁敬 兄子枢 在线阅读

    列传第十一 王冲 王通 弟劢 袁敬 兄子枢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也。祖僧衍,齐侍中。父茂璋,梁给事黄门侍郎。冲母,梁武帝妹新安穆公主,卒于齐世,武帝以冲偏孤,深所钟爱。年十八,起家梁秘书郎。寻为永嘉太守。入为太子舍人,以父忧去职。服阕,除太尉临川王府外兵参军、东宫领直。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出为招远将军、衡阳内史。迁武威将军、安成嗣王长史、长沙内史,将军如…

    2021年3月16日
  •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却说孔明自驾小车,引数百骑前来探路。前有一河,名曰西洱河,水势虽慢,并无一只船筏。孔明令伐木为筏而渡,其木到水皆沉。孔明遂问吕凯,凯曰:“闻西洱河上流有一山,其山多竹,大者数围。可令人伐之,于河上搭起竹桥,以渡军马。”孔明即调三万人入山,伐竹数十万根,顺水放下,于河面狭处,搭起竹桥,阔十余丈。乃调大军于河北岸一字儿下寨,便以河为壕堑,以浮桥为门,垒土为城;过…

    2021年3月29日
  • 苏幕遮

    范仲淹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nbsp…

    2021年3月4日
  • 《岳鄂王》原文及翻译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原文:     岳武穆王飞墓,在杭栖霞岭下,王之子云�焉。自国初以来,坟渐倾圮,江州岳氏讳士迪者,于王为六世孙,与宜兴州岳氏通谱,合力以起废,庙与寺复完美。久之,王之诸孙有为僧者,居坟之西,为其废坏,庙与寺靡有孑遗。天台僧可观以诉于官。时何君颐贞为湖州推官,柯君敬仲以书白其事,田之没于人者复归,然…

    2021年2月27日
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