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近现代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译文
山寺背对着夕阳的光晕,在余晖下显得影廓模糊。飞鸟也显得影子迷离,刚飞到半山腰,山脉便隐藏在昏暗的影子之中了。这时,寺院中的磬声悠扬地响起,仿佛把山间的云彩都定格住了。
试着登上高峰窥视皎洁的明月,偶然得以天眼来审视世俗红尘,只是可怜自己也只不过是看到的俗人之一罢了。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
微茫:隐约,模糊。夕曛(xūn):日落时的余晖。
上方:寺庙。磬(qìng):佛寺中钵形的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定行云:即《列子·汤问》“响遏行云”之意。
天眼:佛教所说五眼之一。能透视众生诸物,无论上下、远近、前后、内外、大小及未来,皆能观照。又古诗词中常以天眼指月亮。

赏析

  上阕“山寺微茫背夕曛”,如认为确有此山、确有此寺,而欲指某山、某寺以实之,则误矣。此词前片三句,但标举一崇高幽美而渺茫之境界耳。近代西洋文艺有所谓象征主义者,静安先生之作殆近之焉。我国旧诗旧词中,拟喻之作虽多,而象征之作则极少。所谓拟喻者,大别之约有三类:其一曰以物拟人,如吴文英《浣溪沙》词“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是以物拟人者也:其二曰以物拟物,如东坡《永遇乐》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端己《菩萨蛮》词“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是以物拟物者也;其三曰以人托物,屈子《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骆宾王《在狱咏蝉》诗“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以人托物者也。要之,此三种皆于虚拟之中仍不免写实之意也。至若其以假造之景象,表抽象之观念,以显示人生、宗教,或道德、哲学,某种深邃之义理者,则近于西洋之象征主义矣。此于古人之作中,颇难觅得例证。《珠玉词》之《浣溪沙》“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六一词》之《玉楼春》“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东风容易别”,殆近之矣。以其颇有人生哲理存乎其间也。然而此在晏、欧诸公,殆不过偶尔自然之流露,而非有心用意之作也。正如静安先生《人间词话》所云:“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而静安先生之词,则思深意苦,故其所作多为有心用意之作。樊志厚《人间词甲稿序》云:“若夫观物之微、托兴之深,则又君诗词之特色。”此序人言是静安先生自作而托名樊志厚者,即使不然,而其序言亦必深为静安先生所印可者也。“山寺微茫”一起四字,便引人抬眼望向半天高处,显示一极崇高渺茫之境,复益之以“背夕曛”,乃更增加无限要渺幽微之感。黄仲则《都门秋思》有句云“夕阳劝客登楼去”,于四野苍茫之中,而举目遥见高峰层楼之上独留此一片夕阳,发出无限之诱惑,令人兴攀跻之念,故曰“劝客登楼去”,此一“劝”字固极妙也。静安词之“夕曛”,较仲则所云“夕阳”者其时间当更为晏晚,而其光色亦当更为黯淡,然其为诱惑,则或更有过之。常人贵远而贱近,每于其所愈不能知、愈不可得者,则其渴慕之心亦愈切。故静安先生不曰“对”夕曛,而曰“背夕曛”,乃益更增人之遐思幽想也。人于此尘杂烦乱之生活中,恍惚焉一瞥哲理之灵光,而此灵光又复渺远幽微如不可即,则其对人之诱惑为何如,静安先生盖尝深受西洋叔本华悲观哲学之影响,以为“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一欲既终,欲随之,故究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也。故人生者如钟表之摆,实往复于苦痛与倦厌之间者也。”锄静安先生既觉人生之苦痛如斯,是其研究哲学,盖欲于其中觅一解脱之道者也。然而静安先生在《静庵文集续编·自序二》中又云:“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然则是此哲理之灵光虽惚若可以瞥见,而终不可以求得者也。故曰:“鸟飞不到半山昏。”人力薄弱,竟可奈何,然而人对彼一境界之向往,彼一境界对人之吸引,仍在在足以动摇人心。有磬声焉,其音孤寂,而揭响遏云,入乎耳,动乎心,虽欲不向往,而其吸引之力有不可拒者焉,故曰“上方孤磐定行云”也。

  于是而思试一攀跻之焉,因而下阕乃有“试上高峰窥皓月”之言。曰“试上”,则未曾真筒到达也可知;曰“窥”,则未曾真筒察见也可想。然则此一“试上”之间,有多少努力,多少苦痛。此又静安先生在《红楼梦评论》一文所云:“有能除去此二者(按指苦痛与倦厌),吾人谓之日快乐。然当其求快乐也,吾人于固有之苦痛外,又不得不加以努力,而努力亦苦痛之一也。且快乐之后,其感苦痛也弥深。故苦痛而无回复之快乐者有之矣,未有快乐而不先之或继之以苦痛者也。”(按:此实叔本华之说)是其“试上高峰”原思求解脱、求快乐,而其“试上”之努力固已为一种痛苦矣。且其痛苦尚不止此。盖吾辈凡人,固无时刻不为此尘网所牢笼,深溺于生活之大欲中,而不克自拔,亦正如静安先生在《红楼梦评论》中所云:“于解脱之途中,彼之生活之欲,犹时时起而与之相抗。”夫如是,固终不免于“偶开天眼觑红尘”也。已知其“偶开”必由此不能自己、不克自主之一念耳。陈鸿《长恨歌传》云:“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下界,且结后缘。”而人生竞不能制此一念之动,则前所云“试上高峰”者,乃弥增人之艰辛痛苦之感矣。窃以为前一句之“窥”,有欲求见而未全得见之憾;后一句之“觑”,有欲求无见而不能不见之悲。而结之日“可怜身是眼中人”,彼“眼中人”者何,固此尘世大欲中扰扰攘攘、忧患劳苦之众生也。夫彼众生虽忧患劳苦,而彼辈春梦方酣,固不暇自哀。此譬若人死后之尸骸,其腐朽靡烂乃全不自知,而今乃有一尸骸焉,独具清醒未死之官能,自视其腐朽,自感其靡烂,则其悲哀痛苦,所以自哀而哀人者,其深切当如何耶,于是此“可怜身是眼中人”一句,乃真有令人不忍卒读者矣。

创作背景

  此词为1905年夏归海宁时登硖山所作。此词中之意蕴,虽然也有幽微深婉的极可赏爱之处,然而其意境却是词人作品中之所习见,并且性质亦属于有关人生之情思与哲理。



   
   


关注微信公众号『语文君
回复“网站福利”送2023中考资料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站运营不易,如果文章有用,请点击上下方的广告支持一下。
(0)
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
上一篇 2022年8月18日 下午9:51
下一篇 2022年8月18日 下午9:51

相关文章

  • 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1年中考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语文君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殖民地人民的…

    2022年5月6日
  • 哭曼卿 简析、鉴赏、赏析大全

    《哭曼卿》苏舜钦/宋代 赏析  石延年多才多艺,性格洒脱幽默,他的诗歌和书法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不幸只活了四十七岁。石延年的早死,对他的好友来说是晴天霹雳;唯其突然,更加重了作者的悲痛感。这首挽诗正是抓住了“突然”这一点来着笔。   诗人采用了对照的手法:以一年前的春天与石延年欢会的场景与一年后的春天为他送葬的场面互衬,突出了他的去世非常出人意料,从而突…

    2022年8月18日
  • 《鹭鸶》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郑谷诗歌鉴赏大全

    《鹭鸶》郑谷/唐代 赏析 附原文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2022年8月18日
  • 《柳梢青·吴中》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仲殊诗歌鉴赏大全

    《柳梢青·吴中》仲殊/宋代 赏析   宋人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说:“仲殊之词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为最。”这位本叫张挥的杭州吴山宝月寺和尚,小词写得玲珑剔透,清新俊雅,脍炙人口。   他一落笔,就写“岸草平沙”。这里既无动词,又只列出“岸草”、“平沙”两种场景,可它给我们展现了秀美迷人的画面:江岸两旁绿草如茵,绿草后面是平坦如镜的细沙。在这个画面是中,…

    2022年8月18日
  • 贺新郎·端午 简析、鉴赏、赏析大全

    《贺新郎·端午》刘克庄/宋代 赏析   本词为端午节吊古之作,咏端午节的风俗人情,提起端午节自然联想到屈原。词人托屈原之事,抒自己的怨愤之情。上片写端午节时当地的事物风光,少年们身穿盛装,争渡看龙舟,而词人却因年纪大,疏懒于此,这是情怀的不同。开头写石榴花开,点明季节。接下写自己的轻闲自在,实质却有“闲愁最苦”的意味,要从反面见意。“任陌头”几句描绘年轻人争…

    2022年8月18日
  • 《读李翱文》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欧阳修诗歌鉴赏大全

    《读李翱文》欧阳修/宋代 赏析   作者在全文三大段中,运用多种手法,由远及近,曲折写来,逐渐把文章推向高潮,突现主旨。   第一段用欲扬先抑法。所谓“读李翱文”,主要是写读了李翱的《幽怀赋》后的所感所叹,但文章在此以前作了层层铺垫,对比映衬。作者先说读了李翱的《复性书》的看法。《复性书》是李翱的代表性文章,有上中下三篇,内容是以《中庸》为理论根据,提出人有…

    2022年8月18日
  • 《拟古九首》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陶渊明诗歌鉴赏大全

    《拟古九首》陶渊明/魏晋 赏析   拟古,就是摹拟古诗之意。但事实上这组诗并无摹拟之迹,完全是诗人自抒怀抱。从内容来看,这组诗大多为忧国伤时、寄托感慨之作,其中多有托古讽今、隐晦曲折之辞。   第一首诗采取拟人的手法,借对远行游子负约未归的怨恨,感慨世人结交不重信义,违背誓约,轻易初心。   第二首诗托言远访高士田子泰的故乡,对高尚节义之士深表敬仰,对世间不…

    2022年8月18日
  • 【汉字知识】 关于汉字的知识

    【汉字知识】 关于汉字的知识 一 历史 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从历史角度来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更可能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甲骨文汉字是世…

    2023年1月8日
  • 【五年级佳作】意义非凡的课本剧表演

    意义非凡的课本剧表演 山西省沁水县实验小学五2班 苏新冉 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春风暖暖地吹在脸上……寂静的校园内突然传来一阵欢快、愉悦的笑声,让人不由好奇起来。 寻着笑声来到五年级二班教室门口,原来,这里正在上演一场场精彩而又欢乐的《草船借箭》课本剧。 上周末,语文老师安排每个小组要精心准备《草船借箭》课本剧,要求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化身导演和演员共同完成…

    2023年1月28日
  • 洗然弟竹亭 简析、鉴赏、赏析大全

    《洗然弟竹亭》孟浩然/唐代 赏析   此诗通过竹亭述志,赞扬了兄弟之间志同道合、友爱情深的思想感情。全诗叙写自己与诸弟很友爱,且都有远大的志向,像古代的竹林七贤一样,常雅集竹亭,饮酒抚琴,以寄托豪情逸气。   在意象运用上,此诗以竹作为清幽和隐逸的意象。竹在古代,是潇洒挺拔、高雅脱俗的逸士的象征。颈联两句的“竹林”有借竹林七贤喻指诗人兄弟之意。这里继承魏晋风…

    2022年8月18日
  • 《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高鹗诗歌鉴赏大全

    《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高鹗/清代 赏析 附原文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鳞瞑羽迷谁与诉。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2022年8月18日
  • 8 《世说新语》二则 课后练习

     一、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              》。作者是        (朝代)           ,《     &nbs…

    2023年1月8日
  • 初中初二英语作文:未来的桥

      初中初二英语作文:未来的桥。暑假来临,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英语小知识,趣味英语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语文君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初中初二英语作文:未来的桥。          初中初二英语作文:未来的桥       30年以后,我成了一名桥梁专家,发明了一座奇特的桥。  …

    2022年5月6日
  • 《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马致远诗歌鉴赏大全

    《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马致远/元代 赏析   写西湖之春的诗词曲可谓汗牛充栋,然此曲别是一番情调。前三句写西湖繁华,抓住了游人在春风暖日中徜徉之感受,突出一个“闹”字,管弦、莺歌,更有花团锦簇;“不知音”二句乃言西湖春景之“宜”,即所谓“宜晴宜雨”,“宜酒宜诗”等等一西湖无时不美,无处不美;   最妙自然还在末三句,作者感受之细微与独到,是极饶创造性的。…

    2022年8月18日
  • 《诗》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捧剑仆诗歌鉴赏大全

    《诗》捧剑仆/唐代 赏析   这首诗写青鸟衔葡萄飞来,暂息于金井栏上,居于闺中的美人,怕惊扰它,都不敢卷起帘子仔细观看,诗风清丽。诗中运用青鸟意象,烘托诗歌的情感韵味。   “青鸟衔葡萄”这一奇丽的景象在现实中不容易看到,美人一碰见,马上偷偷地躲在帘后静静窥看,不敢卷起帘来尽情欣赏,唯恐吓跑了它。末联刻画美人天真好奇、单纯活泼的性格,细致入微,真实生动。结句…

    2022年8月18日
  •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范成大诗歌鉴赏大全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范成大/宋代 赏析   筵席前歌舞正欢,又奏起了“番乐”,跳起了“番舞”。“小契丹”是少数民族的歌舞。作者另有《次韵宗伟阅番乐》诗是这样描写的:“绣靴画鼓留花住,剩舞春风小契丹。”跳这种舞大概是着胡装的,“银貂”,白色的貂裘,与“绣靴”皆为异族装束。应当说,这样歌舞是很能助兴的,但是,对于别意缠绵的人又往往会起相反的作用。所以此词起…

    2022年8月18日
  • 礼物阅读理解答案

    礼物阅读理解答案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礼物   (1)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2)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3)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 )地退出房门。  …

    2022年8月18日
  • 《臧僖伯谏观鱼》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左丘明诗歌鉴赏大全

    《臧僖伯谏观鱼》左丘明/先秦 赏析   读罢此文,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鲁隐公作为一国之君,到棠地看看渔民怎样捕鱼,有什么了不得,也值得这位臧大夫大惊小怪,还要苦口婆心、掰开揉碎地讲那么多大道理?难道国君连这点自由也没有吗?马克思主义认为:分析、考察和认识任何一种历史现象,都必须把该历史现象放回到产生它的历史环境中去。臧僖伯之所以谏阻隐公到棠地观鱼,是因…

    2022年8月18日
  • 2021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成语(2)

      2021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成语(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语文君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成语(2)。       2021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成语(2)       拔苗助长     【解…

    2022年5月6日
  • 《自洛之越》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孟浩然诗歌鉴赏大全

    《自洛之越》孟浩然/唐代 赏析   诗头两句回顾自己的过去。“遑遑三十载”,诗人此时四十一岁,自发蒙读书到举成数为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诗中用以自况,说自己三十多年辛辛苦苦地读书,结果一事无成,实是愤激之语。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两句前后倒装,每句句中又倒装。本来是因为“厌洛京风尘”,所以“寻吴越山水”。一倒装,诗句顿时劲健,符合格律,富于表现…

    2022年8月18日
  •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边是编辑收集整理的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相信能够帮助您。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1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2022年8月18日
  • 《重别薛华》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王勃诗歌鉴赏大全

    《重别薛华》王勃/唐代 赏析   这首诗的创作特点是随心而发,直抒胸臆。面对好友,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愤懑凄苦,倾泻无遗。   诗的首联不仅写出时间、地点,还暗含了自己的不满,用夜明珠自喻,说明自己的遭遇如同夜明珠,虽然璀璨夺目,但埋没在泥沙中不能熠熠发光。   第二联直接写眼前景物,视线由近及远,极为开阔。秋天的江水如同郦道元《水经注》中描绘的景象:“巴东三峡…

    2022年8月18日
  •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简析、鉴赏、赏析大全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宋代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词,写梦中京城元宵节的欢乐情景,以及梦醒后的凄清之境和失落之感,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抚今追昔、怀才不遇的情绪。   上片写梦境。在梦中,词人仿佛又置身于东京热闹繁盛的元宵之夜。古代都市实行宵禁,闹市绝行人。唐以后,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首句用词华丽欢快,使整个梦境处于欢乐美妙的…

    2022年8月18日
  • 《凉州词三首》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张籍诗歌鉴赏大全

    《凉州词三首》张籍/唐代 赏析   《凉州词》是乐府诗的名称,本为凉州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诗,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战事。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诗人目睹这一现实,感慨万千,写了《凉州词三首》,从边城的荒凉、边塞的侵扰、边将的腐败…

    2022年8月18日
  •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元好问诗歌鉴赏大全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元好问/金朝 赏析   该诗首联写接文书的情况;颔联写诗人的心情;颈联写对农村生活的眷恋;尾联写诗人自己只适合在农村躬耕自食。全诗通过对一次征召赴任行程的描写,抒发了诗人为国事奔忙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对于田园生活的留恋之情。该诗未脱宋人以散文为诗的风气,但有所创新,平淡清远,饶有风趣。   首联扣题,写“被檄夜赴邓州幕府”的情景。当时金朝北…

    2022年8月18日
  • 《宿龙兴寺》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綦毋潜诗歌鉴赏大全

    《宿龙兴寺》綦毋潜/唐代 赏析   此诗写龙兴寺环境清凉寂静,寺内的僧人善良勤勉,日夜为香客祈福,对佛法的钻研很勤奋。诗人具体通过“灯明方丈室”、“青莲喻法微”来点明。作为辅助,诗人用了“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净”两个句子,逻辑上很严密。为了展现龙兴寺环境的优美,诗人用到了对比这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殿内是低低的诵经声,殿外却有山禽自由来去。俗话里常用“门可罗…

    2022年8月18日
  • 什么是KET/PET?如何判断报考等级?

      什么是KET/PET?如何判断报考等级?关于KET考试的一些相关知识。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几个大家常问的问题解答,欢迎点击阅读。语文君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什么是KET/PET?如何判断报考等级?        什么是KET/PET?如何判断报考等级?        老父亲老母亲默默无语两眼泪,各种…

    2022年5月6日
  • 初中数学衔接知识点:有理数的运算

      初中数学衔接知识点:有理数的运算。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语文君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初中数学衔接知识点:有理数的运算。       初中数学衔接知识点:有理数的运算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

    2022年5月6日
  • 虎丘记 简析、鉴赏、赏析大全

    《虎丘记》袁宏道/明代 赏析 篇首预设意脉  本文首句交代虎丘名胜的方位“去城可七八里”,诚然为一般记游散文所交代的文字,但为下文埋设了意脉。尽管“其山无高岩邃壑”,却因其“近城”而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人。这样,作者就确定了他的审美重心,不在林泉岩壑,而在游人旅客,以及他们纵游虎丘的情景图画。“箫鼓楼船,无日无之”,以“无……无……”的双重否定更见其肯定之意的…

    2022年8月18日
  • 《谒金门·春半》赏析、鉴赏、简析、点评_朱淑真诗歌鉴赏大全

    《谒金门·春半》朱淑真/宋代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愁闺怨的词。   在这首词中作者抒发因所嫁非偶尔婚后日日思念意中人却无法相见的痛苦之情。开端两句:“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通过女主人公的视觉和对暮春景象的感受,道出了她的无限伤感之情。“此情”究竟指的是什么?这里并未明说,从词的下文及作者婚事不遂意来看,是思佳偶不得,精神孤独苦闷;是惜春伤怀,叹年华消逝。…

    2022年8月18日
微信公众号
微信